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楼市新闻 > 加快南昌临空经济区建设 打造百万人口航空都市

加快南昌临空经济区建设 打造百万人口航空都市

  • 发布时间:1970-01-01
  • 编辑:
  • 来源:江西晨报

  据悉,南昌正迅速推进临空经济区建设,目前南昌临空经济区规划编制已经完成,正在上报省政府待批。位于梅岭之麓、赣江之滨的南昌临空经济区内,港口大道和昌九大道正在加速建设,昔日的荒山烂滩已经成为一片火热的建设工地,机械轰鸣,基础设施渐渐完善,工业厂房开始平地拔起,一派崭新的气象。

  2013年,我省提出把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作为实现“龙头昂起”的重中之重,南昌和九江打造支撑江西经济崛起的“双核”。作为昌九一体化支点和引擎的南昌临空经济区由此被提出,并被确立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大先导区之一。

  南昌临空经济区的绚丽蓝图已经描绘,按照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的原则,南昌市在小微工业园启动了临空经济区3平方公里的核心起步区建设,知名企业北车、欧菲光、莱宝高科、艾炜特等一批大企业正在洽谈入驻。

  【建设背景】

  昌九一体化需要南昌临空经济区支撑

  2013年,江西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出构建“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并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地缘相接的南昌和九江要成为支撑江西经济崛起的“双核”。

  南昌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柳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昌临空经济区就是在上述现实背景之下提出的。“南昌九江‘双核’,昌九一体化都需要一个平台或者说支点来支撑,南昌临空经济区由此应运而生。”柳华说。

  “而在另一方面,江西的发展也需要更高端的开放平台来支撑,如何结合省会城市的优势,如何结合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因此我们想到规划建设南昌临空经济区。”柳华说。

  建设南昌临空经济区现实条件已具备

  柳华认为,建设南昌临空经济区是具备现实基础的,首先表现在区位优势明显。南昌临空经济区地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共同腹地,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战略性地位和枢纽区位优势,是中部地区构建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长江中游重要的国际交流门户。

  此外,经济基础也具备,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和昌九一体化,为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广阔空间。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海铁联运等集中布局,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飞机制造、会展、物流等临空指向型产业加快集聚。

  南昌临空经济区所处的位置交通基础设施便捷,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昌北国际机场是国内主要干线机场,2013年旅客吞吐量超过6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万吨,规划建设3条跑道,发展空间大。以南昌为核心的“一纵一横八射”高速公路网已经形成,京九、浙赣、向莆、昌九城际等多条铁路干线交会,杭昌长、昌吉赣等高速铁路加快建设或布局,南昌港、九江港两大港口一体化进程加快,通江达海的水运格局进一步完善。水陆空高效衔接、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

  “南昌临空经济区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土地充足,发展空间相对充裕。”柳华说,临空经济区开发空间广阔,丘陵荒山等未利用土地较多,具有进一步发展的良好自然条件。区内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小溪岭、耸高岭、杨家湖、儒乐湖、下庄湖、梅花岭、象山森林公园、溪霞水库、乐化水库等,周边的鄱阳湖、梅岭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屏障。

$

  【规划设想】

  打造百万人口的航空都市

  《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编制组专家、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区域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谢奉军认为,南昌打造临空经济区,就是要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为龙头,打造临空经济区典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利用机场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开发空中航线航权,加快航空物流发展,带动相关临空产业发展,把临空经济区建成一个航空都市。以此挖掘南昌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南昌临空经济区成为昌九一体化的战略支点和强力引擎,全省开放性经济的高端平台。

  “根据规划,未来的南昌临空经济区要聚集百万人口,形成一个航空都市。”谢奉军说,这是顺应世界潮流的,在国外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像德国的法兰克福,就是一个典型的航空都市,空港经济区和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原先的机场只是一个附属品。时下的经济已经演变成速度经济,航空产业要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一个空港经济区,实现大量产业汇集,大量人口聚集,因此,航空都市是一种趋势。

  编制组专家向记者透露,南昌临空经济区分为空港枢纽区、集聚发展区和临空辐射区。空港枢纽区和集聚发展区的规划面积为223平方公里。空港枢纽区包括昌北国际机场周边约23平方公里范围(机场区占地13.3平方公里,机场周边直接关联产业与服务区9.9平方公里)。集聚发展区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约58平方公里,国家小微企业工业园120平方公里,金桥乡约22平方公里。临空辐射区主要向新建县、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九江市永修县等周边区域辐射拓展。

  形成独具特色的临空产业体系

  “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区,南昌临空经济区围绕航空运输产业链,重点打造一批具有临空指向性的产业。”南昌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处长王勃说,其一是打造高端化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中部地区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临空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航空运输物流业,要组建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为总部的江西本地航空公司。”王勃说,优先引进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外富有竞争力、可以进行枢纽运作的基地航空公司。同时,推动国际快递、国际物流龙头企业建设区域性物流基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时令鲜花、高档苗木、鲜冷水产、时装等特色产品物流和航空快递物流、国际中转物流。

  另一方面,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包括电子信息、高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依托欧菲光等一批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全球领先的设计、研发和生产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电子产品供应链的整合进程,重点发展航空电子、新型显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和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则以桑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核心,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的规模型企业,重点发展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的生物技术药物。

  王勃说,在现代服务业方面,重点发展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大力引进国内外航空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分支机构或运营中心、研发中心、数据中心,打造集航空公司运营管理、商务办公、会展、研发于一体的航空总部经济区。发展电子商务、航空研发与教育培训等商务服务业,建设成为集聚高端要素的国际性空港商务服务中心和中部地区航空商务聚集地。


$

  南昌临空经济区分三步走

  柳华认为,南昌建设临空经济区要分为三个阶段。到2015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6万吨;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集聚人口20万人。临空特色现代产业初具雏形,临空都市各项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展开。

  到2020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5万吨;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300亿元,集聚人口45万人。机场航线网络不断拓展;道路网络更加完善,初步形成水陆空一体化交通枢纽;临空经济区高端产业不断壮大,初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和临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到2025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0万吨;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1000亿元,集聚人口100万人。建成融入长珠闽、联接全世界的国内大型客运航空枢纽和中部国际货运航空枢纽。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导,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空产业体系;低碳智慧的综合服务型城市功能全面完善,营商环境与国际全面接轨,国际化、生态化、现代化空港区基本成型。

  【行动举措

  产业规划和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柳华告诉记者,目前《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已经完成,接受了由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的论证会知名专家的论证,目前已经上报省政府待批。

  “目前,南昌临空经济区已经启动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柳华说,按照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的原则,在小微工业园启动了临空经济区3平方公里的核心起步区建设,昌九大道、港口大道正在加速推进,北车、欧菲光、莱宝高科、艾炜特等一批大企业正在洽谈入驻。

  “待省政府批复《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后,我们将制定行动计划。”柳华告诉记者,首先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和当前工作安排,对目标进行分解,并落实各个部门的职责,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寻求省市两级支持,争取以省政府的名义出台《关于支持南昌临空经济区先行先试的指导意见》。

$

  打造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到,南昌要发展连接全国乃至世界重要枢纽机场和主要经济区域的航空客货流通道,完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式联运体系,提高客货集疏能力和对外开放度,逐步强化南昌临空经济区在中部地区的航空枢纽地位和开放门户功能。

  其中,要加大对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推进机场扩建工程,完善机场周边路网。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航线航班发展,鼓励培育机场航空口岸和开辟客货运新航线航班。对在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内设立基地的航空公司、航空油料公司、金融服务企业等给予一定扶持政策。支持国际航空公司、着名货运代理公司和航空油料公司等在南昌设立分支机构。

  联合长珠闽地区机场,争取国家进一步开放航权和空域,改善南昌空域条件。争取增开国际航线,增加南昌与国外城市之间的第三、第四航权,增加经停南昌的第五航权,鼓励国际航空公司增加至南昌的中远程航班,争取更多国内航空公司新开通南昌始发的国际航班。

  打造独具南昌特色的临空经济区

  柳华说,建设南昌临空经济区,既要吸取各方成功的经验,又要形成独具南昌特色的临空经济区。

  柳华认为,南昌临空经济区的特色主要表现在生态特色上。“南昌临空经济区所处的区域有山有水,生态优势明显,它位于梅岭之麓、赣江之滨,自然环境良好,对于打造航空都市而言作用极大。”

  另一方面,南昌临空经济区所处的昌北区域融合了航空、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立体交通格局形成,交通基础条件良好。

  “南昌临空经济区的特色还表现在用地特色上。”柳华说,南昌临空经济区将集约用地,所处的区域多为低坡缓丘,较少地占用耕地和农田,吻合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理念。

$

  【各方建言

  “南昌临空经济区可借鉴郑州经验”

  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区域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谢奉军

  谢奉军认为,郑州和南昌一样,都是不沿海不靠边,但郑州已经率先建成了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通过空运联系世界,通过空中门户这座桥梁实施大开放大改革战略。

  谢奉军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很好地把握了富士康落户郑州的机遇,同时陆续开通了到美国、欧洲等地的15条国际航线,航线航权拓展比较快。“它在管理体系上实行省市两层三级联动,实行管理体制创新,推进力度很大。”

  谢奉军建议,南昌临空经济区要尽快申报综合保税区,甚至是申请中部自由贸易区。要创新管理体制,打破行政壁垒,对经济区内的投资贸易活动尽可能实行优惠,可参照自贸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以及监管重点由货物向企业转变等做法,建立“境内关外”的海关监管制度。

  “航空枢纽的定义要精准清晰”

  江西机场集团党群工作部副部长 彭志林

  彭志林认为,南昌临空经济区以昌北机场为依托的同时也可以带动民航的发展。

  彭志林建议,对于南昌临空经济区,有两点需要值得注意,一是航空枢纽的定义问题,定义要精准清晰,而且要深远。

  另一方面,他建议,加快打造集地铁、民航、铁路等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并加快机场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航线的支持开发力度,争取更多的航权,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昌北国际机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优势,以此推动经济区的发展。

欢迎点击查询以下内容:爱房网 南昌楼盘

推荐阅读

马年首月南昌30盘入市 昌南板块领跑

热捧马上有房 新年首周新房成交涨近3成

南昌市户籍改革新政:政策放宽买房即可落户

1月13日南昌市房地产在售楼盘最新报价一览

买房就落户!南昌三世同堂大户型楼盘热荐

更多资讯

团购报名

我已阅读并同意 《爱房网用户服务协议》。号码已加密,请放心报名。

已有97人报名参加团购

免费咨询

对买房有疑问?留下您的手机号码,专业的置业管家将免费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楼盘

微信扫码拨号
省时 高效 问底价
记录登录状态 《爱房网用户协议》
立即登录

其他登录方式

修改密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 《爱房网用户协议》
立即注册